懷著第一胎的妳,是不是一時半刻無法相信自己要當媽媽?我在懷孕四週時驗出兩條線,覺得自己身體有這麼好?於是又再買了一隻驗,還是兩條線。一直到生出小孩後,我才發現我是媽媽了!
那麼,懷孕的時候到底要該「做」什麼呢?我建議逐步建立未來孕期中各種會讓自己很開心的行程與方法。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理化自己「需要」購物的動機-我需要買待產跟寶寶的物品。
不過,媽媽們也要意識到寶寶長得很快,生產也是一時的,所以待產清單與寶寶用品周邊,不過你有沒有錢,買的有智慧才不會有太多後悔。什麼是買得好?我的定義是有用到,持續用,用得覺得值得那個價格的就是了!
以下提供媽媽們兩種清單,以使用目標為劃分,祝福每個孕期中的妳所購入的每一件物品,都讓整個家庭在照養小小孩與自己上更順利。
深入了解:新手媽媽系列:待產清單(和寶寶用品)寶寶清單
先準備小朋友的東西最快樂
寶寶衣服
新生兒身高平均50cm,比起好看,倒不如準備一件爸媽好替寶寶穿脫的衣服,選擇開襟而非套頭的衣服,避免寶寶頭被衣物蓋住時感到不適而哭泣。
假設一週洗1-2次衣服,7件貼身衣物是一個滿適當的數字。建議夏天竹纖維透氣,純棉親膚兩種。有加彈性90-95%純棉衣物也可以考慮。Uniqlo 的新生兒衣物一件500日幣,可以去囤貨,質感也好。
種類
- 包臀衣:又稱「包屁衣」,有長袖有短袖,重點是把寶寶臀部包起來,方便更換尿布。
- 蝴蝶衣:扣子比較少,穿起來像蝴蝶的半包臀衣。冷氣房中很適合穿蝴蝶衣,小朋友胖胖腿可以被包覆著一半,也不用扣一排扣子
- 和尚衣:我覺得像是日本浴衣,左右開襟。比套頭的包臀衣方便穿脫許多。有些寶寶不愛穿衣服時頭被包住的那幾秒,大人也會因為小朋友哭而慌張,穿不好。
- 包巾:十分推薦Adens & Anais 的紗布包巾,陪伴我們度過有夠熱但又想要防風的夏日,還有寶寶每次的睡眠(很多人建議小朋友需要包起來跟蟬蛹一樣好睡,見仁見智,有些人就認為一派胡言)。建議3-4條
- 其他增加暖度的衣物:
- 連身衣:澳洲BONDS拉鍊式的不錯穿。一般為一排釦子
- 毛巾或毛毯
- 襪子
- 手套
- 帽子(外出風大時建議戴著)
寶寶衛生與清潔
- 尿布
- 紙尿布:身為偽測試工程師的我,實測了日本妙而舒,滿意寶寶,麗貝樂,幫寶適四種,最喜歡麗貝樂,其次為幫寶適,妙而舒,最不滿意「滿意寶寶」,容易弄髒寶寶衣物。麗貝樂尿布分兩大類,異味性皮膚炎適用的 Touch 還有俗稱過夜神器的Comfort 。
實測5個月後,我們全部換成Comfort。容量大,因為十分鎖水,只要不是大號,3-4小時再換一次尿布,寶寶的屁股依然水嫩,也很少看到紅皮膚。
依照公斤計算,先準備NB系列,預估一天6-8片即可。尿一次尿不需要換,大便一定要立刻換。寶寶屁股若紅,先擦屁屁霜試試是否改善。若無,可以增加尿布更換頻率。我們在坐月子期間,白天使用幫寶適,晚上麗貝樂,鮮少需要幫寶寶擦屁屁霜。
- 布尿布
還是有非常多人覺得這樣非常環保乾淨,畢竟身外之物直接掉廁所沖洗掉非常合理,大人就是穿「布內褲」生活的呀!在此我把日本買得到的布尿布周邊列出,僅供參考,不負責任:
a. 布尿布內容物
b. 布尿布外包:各種可愛的成長型布尿褲,可以買5-10件
購物當作舒壓的吳媽我,布尿布周邊也買好買滿,想像小孩出生後的環保生活。實際跟小孩相處後,我們跟爸爸完全拋棄用布尿布救地球的理念,因為要做的東西太多,要洗的衣物也很多,實在不想再多一項待洗任務。
2. 呵護寶寶肌膚
- 屁屁霜:用了麗貝樂,只有便便時寶寶的皮膚會紅,產生紅點,一天1-2次。
- 乳液:冬天時寶寶的臉頰有明顯微微裂痕,早中晚擦拭後好轉許多
2. 清潔用品
- 嬰兒棉花棒:拿來清理寶寶鼻子分泌物或耳垢(注意:小兒科醫師說不用幫寶寶挖耳朵,耳刮中的耳垢掉出來再清理即可
- 濕紙巾:用來擦寶寶屁股,手,腳,臉等等。我自己為分散風險,各大廠牌買一輪,唯一懷疑屈臣氏的有香料嬰兒潔膚巾,是否太香了?
- 指甲刀與磨甲器:建議貝親的指甲刀,好可愛又好用。
寶寶睡覺
- 嬰兒床:120cm x 60cm 的最常見,但是滿多媽媽事後換成更好眠的橢圓床,我們最後直接使用已有的單人大小氣墊床和舒眠床墊,塞在主臥室的一角落,意外得到非常好的效果(寶寶只少可以熟睡4小時以上,睡過夜的機率提高許多)
- 棉被(不需要枕頭):棉被夏季用包巾外加蘑菇棉被,冬季則是絨毛被兩件。
- 哄睡神器 (很難說,建議用租的試試看你的寶寶愛不愛)
- 搖籃(我寶寶不愛)
- 躺椅(我寶寶不愛)
寶寶吃飯
我想親餵
親餵最輕鬆也最累人。累人的是只有妳可以餵寶寶,輕鬆的地方是妳省了洗奶瓶與消毒時間,天然的寶寶專用無限暢飲機。親餵需要準備幾樣東西:
- 哺乳衣物:哺乳內衣、外衣、罩衫
- 乳頭修復:乳頭修復霜、羊脂膏或澳洲木瓜霜(木瓜霜要看清楚成分)。我的護理師跟我說母乳擠出來塗抹乳頭即可修護,我倒很少嘗試。
- 乳頭清潔:擦拭汗水、寶寶吃了也沒問題的濕紙巾或清潔紙巾。
我想瓶餵
- 奶瓶:有人說要準備6支以上,但每餐僅需1-2支。準備多少個奶瓶完全看你想像中的清洗頻率。我們家配合消毒鍋大小,集滿兩瓶就洗起來,所以實際只需要4支奶瓶。不過奶瓶有大有小,貝親的奶瓶又有限量版,胖胖瓶等等,購物慾望充滿得滿滿買很多:80ml x 1, 160ml x 2, 240ml x 3。80ml 的被月嫂阿姨念很快就會淘汰,但我們覺得很好用,寶寶快6個月大時偶爾都還是會使用到。
- 奶嘴:我們買了Size SS x 3, S x 2, M x 3。建議買到S為止即可再看情況是否要再換大一點的尺寸。
- 消毒鍋:台灣人最愛的奶瓶清潔神器。回到日本後,我們反而只用微波爐加熱消毒,僅需五分鐘。因為氣候乾燥,自然晾乾即可。
- 奶粉盒:出門必用的環保用品,到了日本後,我們直接使用「milk power stick」,每條100ml的奶粉。
- 奶粉:這就看各位想要花很多錢還是不在意了。我們家隨意用了「美強生」,便宜到長輩瞠目結舌,以為「啟賦」是標配。寶寶8個月後喝到現在,很少吐奶,很少便秘,從未感冒。我想也跟我餵母奶,爸爸堅持喝完奶一定要直立女兒10分鐘有關。
想擠母奶看這裡
- 擠乳器:用了「小獅王」與「飛利浦Avent」,兩者絕對推薦後者,但是還是會手酸,頻繁低頭。前者吸力太大,有次讓我擠出血,嚇壞媽媽自己,就再也不用。
- 乳頭修護用品:產後1個月時寶寶還不太會吸,乳頭容易受傷,常常使用相關用品。3個月後她已駕輕就熟,我也不再用修護霜。
- 小花集乳器:必用單邊擠奶或是單邊親餵(廢話)時,黏在另外一邊蒐集乳汁的好用紐西蘭品牌。我買了他的「小花款」與「瓢蟲款」,以為新一代瓢蟲款可以讓我輕鬆一天8小時戴著集乳。事實卻不然:我根本沒那麼多奶(笑)
媽媽用品清單(更新中)
我只列出我覺得必要買的用品,至於其他物件,各位媽媽可以自由發揮
哺乳內衣
瑜珈褲
月亮枕
椅凳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