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懷疑,這個部落格因為小朋友的誕生,短期將發布生產與育兒相關的心得。待我回歸職場後,再繼續與大家分享產品管理的大小事。談生育與養育是很多人會遇到的經歷,也許也就不算離題吧!
今天要談的是我各種研究卻不得其果的哺乳這回事。
深入了解:新手媽媽系列:哺乳的辛酸完美的哺乳
30年前大家都認為奶粉好,但最近台灣提倡母乳餵養,每罐奶粉上都標記著「喝母乳最好」的標誌,而配方奶其實也是以母乳為標準設計而成。想當然耳,所有媽媽都應該讓寶寶100%喝母乳,配方奶是次好的。
媽媽可以有兩種方式提供母乳給寶寶:親餵或瓶餵。親餵好處多,不僅省去洗奶瓶的時間,婦產科醫師跟我說,除了餵飽孩子,還有安撫等其它功效。 黃瑽寧醫師也提到,曾經有一份研究提到,老鼠寶寶可以透過吸吮媽媽的乳房,而得到免疫蛋白,讓人不禁聯想人類的寶寶也可以透過親餵,增加寶寶的各種抵抗力。
瓶餵雖然感覺是第二好,但是對職業婦女來說是正解。一樣是母乳,除了新鮮程度差了一點點以外,是美妙的母乳,還可以保存,以備不時之需,並且還可以讓家人參與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
我認為所有人都應該選擇全母乳,或者所有人都全母乳養大自己的小孩。
不完美的經歷
事實證明我太天真了。
我的寶寶出生後我隨即親餵,只有晚上讓護理人員照顧時,請他們瓶餵配方奶一至二餐。坐月子期間,我除了晚上寶寶跟月嫂睡的時候請她瓶餵一至二餐,餐餐親餵,頭一個月乳頭的疼痛不適也熬過來了。不過,不知道是我的體質,或是就是因為我晚上沒有堅持親餵等親他原因,我的奶量一直無法讓寶寶吃飽,她會睡不著,一次親餵也需要花50-60分鐘。產後4週,我拜訪過泌乳師,請他協助通乳並請教他追乳建議,該喝的發奶湯湯與水水我也喝了滿多,除此之外,我每日擠乳加親餵的次數應該都超過八次。
無奈,一直到寶寶出生9週半的現在,我還是只能提供部分母乳,大部分還是要餵寶寶配方奶,而我在滿月後發現奶量怎麼擠都很不足的情況下,常常流眼淚,覺得自己怎麼會無法餵飽自己的小孩?即便另一半跟專業人士都說配方奶沒有不好,母乳只要有給,小孩就會有免疫力,重點是要供給長一點的時間(6個月以上)。另一方面,聽著許多人母乳都可以「塞爆冷凍庫」,我只能努力讓自己不要比較。
我禱告神,讓我可以有豐沛的乳汁。只不過目前為止都沒有太大的進展,寶寶還是需要配方奶的幫忙。
放手仍期待
有一天我的情緒在看著老公坐在客廳瓶餵寶寶而崩潰。那一天我回到主臥室跟神說:「我好難過自己無法餵飽自己的小孩。」神很清楚地跟我說:「全母乳不是重點,重點是你以後給他的教養,教導他一生敬畏神。」在那之後我開始走向放手一路,只要寶寶願意吸吮,只要我還擠得出乳汁,我都感謝神。
月子過完後,我親餵地更加頻繁。扣除白天親餵3-5次以外,凌晨2-5次,白天追加配方奶。打算用自己可以承受得住的餵養方式讓寶寶半年都有母乳可以暢飲。不僅如此,我還是很期待自己可以全母乳那天,只是我已開始逐漸放下「一定要」的執著。
我想跟你一起打起精神快樂起來,真正相信,媽媽提供母乳或配方奶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小孩在我們的教養下,未來可以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一天的憂慮一天擔當就夠了!
各種哺乳知識
為了節省各位媽媽時間,我把線上看的醫師講座與文章,線下與小兒科和兩位泌乳顧問,還有婆婆媽媽所流傳的各種哺乳知識集結在這裡。
- 母乳比配方奶好吸收,連續餵寶寶母乳六個月後,實驗發現許多呼吸系統的疾病發生率都會大幅下降(例:鼻竇炎感染率下降80%以上)
- 增加乳量的方式台灣人一般常以吃「發奶食物」為主,例如:
- 豬腳花生
- 雞湯
- 魚湯
- 海帶芽湯
- 黑麥汁
基本都沒有科學證實。不過,我的泌乳師說,要大量吃該食物兩至三天。也有人提到都沒有用(例如我),睡眠充足,心情愉快更是重點。
3. 哺乳可以喝咖啡,咖啡因含量200mg以下保險大概是一杯拿鐵或美式的份量(注意:拿鐵只要是義式濃縮反而咖啡因比黑咖啡來得少)。也有人提到喝咖啡後感覺會讓喝母乳的小孩「比較high」,不過一些醫生提到這是加在媽媽身上的罪名,並不會如此。
4. 小孩在一到兩個月內長的「痘痘」,通常是脂漏性皮膚炎,是小朋友自己身上的反應,跟母乳與配方奶比較沒有關係,小孩也不會癢,2~3個月大就會好起來。如果家長在意,可以塗專門的藥水如慕之恬。如果懷疑是配方奶,可以換其他的試試看。
5. 親餵要做好小朋友一整天掛在你身上的準備。因為母乳好消化,流速較慢,寶寶也在學習吸吮,所以頭幾週寶寶會感覺成天討奶(真實案例:1-2小時討一次,或者一天親餵16次。本人嘗試過一天,不到10小時即收集滿8次)。只要體重有在增加、尿布好幾包(6包),就不用過度擔心自己是不是沒有奶。如果寶寶體重下降,親餵完可以補一些配方奶給寶寶吃個點心,自己也休息一下
6. 請跟老公說好要一起杜絕各種婆婆媽媽來的影響,讓你覺得你有問題。讓自己的環境單純到可以跟老公、小孩一起適應全新的生活。等一切安定之後,再來跟婆媽聯絡。我跟老公暫時回台,也選擇月子後,一個月花上幾萬租一間房與寶寶生活。大部分的人都叫我們「忍一忍省錢」、「住在家裡有人照料」,但我很明顯的感受到在娘家月子時的莫大壓力,並不是長輩刻意給我的,而是他們的關心並不是我當時可以接受的樣子。搬出來後雖然少了後援,但是多的是心理上的輕鬆。
放下全母乳執著,好好照顧自己,跟寶寶陪養感情吧!
養兒育女是一輩子,至少18年的事情。我們的小孩不會因為喝母乳就自動成為社會棟樑,健康寶寶。除了生理的「免疫力高」,我們更需要讓小朋友的心理「免疫」程度高:快樂、耐心、勇敢面對挫折、不比較,等等。
產後三個月,我漸漸可以放下全母乳執著,也開始想起自己發胖的身材、疲累的身體,需要復原。
我朋友說:
小孩隨便弄都會長大
Yoshika Lee
媽媽的身材不用心 回不來
我笑了!我決定開始更照顧自己的身、心、靈。聖經上說:「愛神,其次是要愛人如己。」如果要好好關愛周遭的人,就必須要愛自己,一點都不自私。
附上黃瑽寧醫師的育兒新書: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
後記
產後五個月前後,陸續聽到媽媽朋友的全母乳朋友以及我的產後健身教練說到全母乳的心酸,包含小孩不喝奶瓶的奶,黏著媽媽⋯等,豁然開朗原來怎麼樣的選擇都有其代價與挑戰,
我的寶寶因為出生沒多久就接受瓶餵,就想從小就雙語,沒有所謂乳頭混淆,而是雙乳成長,副食品也吃得很開心。原來沒有所謂「全母乳最好」(對小孩健康最好,但父母有其他煩惱),而是「最合適你的餵養」。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