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因為懷孕後期水腫的厲害,我跟先生一起抬腿。躺在床上的時候,我們聊到他跟我「一起請產假」的事。他在剛過100週年的傳統日本化學企業任職8年後,斗膽與上級請了一年的育嬰假,並在生產之前請特休。我則因為在台灣公司上班,請8週的產假,分為預產前後各4周。產假結束後,預計他專職在家陪小孩,我則可以復歸,繼續與夥伴一起奮鬥。
在日本的育嬰假
在日本跟台灣一樣,男女性都可以申請育嬰假。第一年厚生年金(類似勞保)會支付爸爸或媽媽5到6成的薪水,並沒有台灣勞保所謂的保額上限。不過跟台灣一樣,因為收入減低以及男性在職場的不成文規定,非常少男性員工會請假照顧妻小—最多五天。但是先生使用了我們戲稱的「外國人Power(外人パワー)」— 外國人的力量,意思是因為事外國人,可以運用自己的優勢,不照當地文化行事,也可能被理解為:「啊他們文化不同」— 做了這個他說「沒有後悔」的決定。
預產期7/24,先生6/2開始放假,6/3回台隔離,6/11 ,我們一家三口就團聚了。六月到七月中這期間,我們回了台中婆家一週多,吃遍土生土長的他從來沒聽過或吃過的早餐店、咖啡廳、餐廳。也帶婆婆妹妹們去享用他們從沒踏進去的鬆餅店(但婆婆點了比薩跟柳橙汁)。
隨後我們回娘家待產,一起學色鉛筆畫畫、住飯店游泳、調理身體、運動。姑姑、媽媽天天不辭辛勞為我們備餐;隔壁的姪子、姪女常常過來找我們聊聊玩玩;爸爸帶我們去瀑布公園吸收芬多精;其他時候,我做早餐、看書、不斷購入小朋友可能需要,媽媽很想要的各種嬰兒用品與衣物。
先生,則不斷地扮演我們家的精靈角色:洗曬衣服、整理環境、組裝嬰兒床、確認生產相關文件、記帳與分配財務。過去這一個月以來,我們沒有時間壓力,過著如同退休一般的生活,一起等待寶寶的出生。
男性請假
一起抬腿的時候我問他,是否會鼓勵身邊的男性朋友請育嬰假陪產呢?他說這是每一個人的優先次序。不過他認為,太太在懷孕的時候需要很多心理上跟實際的陪伴,所以他想要請假陪伴。如果職場因為他請長假而不再重用他,那他會告訴自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我的先生不是一位花言巧語逗得我開心的另一半,但是他扮演的「神燈精靈」與支持,讓我在孕期38週以來,哭的時候的都有人安慰。越到後期,我的情緒也因此越來越穩定,已經想不到什麼可以流淚的事情,可以開心地與肚子裡的第一胎說話、休息、準備生產時與育兒所需的心理力量。
我們住長輩家、還沒有自己的房子,孩子出生後也打算先租房。
存了一些錢,讓我們無需時刻為錢擔憂,但尚未達「標」(台灣的社會標準)。還有許多現實面未準備,但這一個多月中,因為彼此陪伴所帶給我們的穩定與幸福感,實在難以忘懷。
幸福
我想到耶穌說的這段話: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自己的平安賜給你們;我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給的。你們心裡不要難過,也不要恐懼。」
(約翰福音 14:27 CNV https://bible.com/bible/40/jhn.14.27.CNV)
即便未來還有很多實際的挑戰,真正的平安與幸福也許就在上帝所賜的關係間。
單純陪在另一伴身邊,有著難以想像的強大力量。
在此鼓勵所有男人,追求事業有成途中,可以撥出「安息時間」慢下來陪陪懷著下一世代希望的另一半。也許無法一年,但一季或半年,都會對你身邊的女孩身心靈造成非常大的正面影響!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