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sign

Designing my own life and helping others designer theirs.


PM 痛點2:沒有話語權,只能照做?

無論產品管理經驗長短,PdM 的我們的心底也許偶爾都會無聲吶喊,覺得自己像工廠的生產線負責人,管理階層想做什麼跟我們說,我們將需求帶給開發團隊做出來。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我們盡了力溝通、甚至不同意需求本身。但提出需求的部門「很急」或是「做了會讓服務業績增加X %」。身為PM的我們,要怎麼解決軟體開發團隊變成硬體的工廠,接著外面來的規格書這一痛點呢?

了解公司文化與既有合作模式

大部分以開發為導向的公司,比較不會遇到PM好像只是小助手的狀況。大多數的PM感受到自己只是螺絲釘,多半是在公司營運非技術導向,或是業務端對產品十分有想像力的企業或團隊。

首先你要認清楚你的團隊及你的公司是誰在主導產品走向,並且觀察他們是否有意願與處在開發端的你對話。無法短期(五年內)改變的環境如你身處的地方乃強人政治,產品功能某主管,甚至說得算;

也有些環境裡,把你當工廠負責人對待的團隊,可能單純誤以為你需要細節才能探索該想法是否可行。是,你需要細節,但是是他們目前的策略、賣產品的困難、市場的走勢、等只有他們可以第一手接觸的事實或感受,並不是產品應該跟「某競爭者一樣」。We call that ‘feature parity’

以PM角度對話

要改變一個團隊已經形成的文化很不容易,不過將自己的意見說清楚,講明白是每位PM可以掌握的。

好好以產品經理角度闡述自己同意或不同意某一個提案,有可能逐漸幫助其他同事理解產品經理覺得什麼更重要。舉例來說:如果有個團隊常常走到你桌前問你:「這個功能做得到嗎?客戶說他想要這個。」,又如果你因為太熟悉該功能就脫口而出它的難易度。那麼對話就會停留在這個功能是否可做到的討論中。

如果,你反而詢問:

  • 你覺得客戶為什麼會想到這個功能?
  • 他想完成什麼事,用我們的產品遇到困難呢?
  • 我們目前給他的解決方案,哪裡不好呢?
  • 有沒有可能有其他解法呢?

邀請對方整理他的思路,知道自己的想法從何而來,又可以往哪裡去,也許會讓彼此進入積極,有效益的溝通循環中。

真誠幫助

我的個性讓我容易替別人想。剛出社會時,我覺得這是劣勢,因為造成我想迎合所有人而顯得猶豫不絕。不過我漸漸發現,產品經理需要這樣的同理心,外加帶出行動。如果你在強人政治的文化中,我鼓勵你表達自己身為PM該提出的建言並且同時給出支持的態度與行動。

如果你遇到每一次談需求的團隊,都直接告訴你畫面要怎麼遷移。你可以請他私下跟你聊聊,明白他的團隊遇到什麼問題,且身為PM的你可以做什麼。有時候你需要犧牲堅持,不過當你抱持這樣的心態接觸那些會議上讓你為難的人時,你很有可能發現更多可能。

我的故事

讓我快速說我自己的故事:

2011年初來乍到,在日本樂天公司開啟新職涯的我,加入一個業務.行銷端是日本人的團隊。身為PM,在當時的環境下,行銷團隊是產品「負責人」而我是「開發團隊產品經理」。身為讀者的你應該已感受到事有蹊蹺,這兩個職位重複性非常高,而負責人,肯定話語權比較大,前一任PM對這個日本人主導的行銷團隊棄之如敝屣,直言:「他們什麼都不懂!」。那時兩邊鬧得非常僵。的確,產品負責人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背後,牽動多少程式與人員。

我使用上述方法先觀察環境。發現到他們不是「強勢」,而是「負責任」。他們認為身為「產品負責人」,就應該定義功能,並且定義到非常詳細的規格,才好討論。我的主管與我都同意,這需要改變。他們要做的,是告訴我們市場狀況、用戶反饋、以及業務目標與進展,以及他們希望產品幫他們解決什麼問題,改善什麼指標,並不是產品功能細節。

另外,每一次當行銷夥伴提出我認為非常不合理的產品想法時,我學習不直接判斷,而是肯定他的想法「有可能」(鼓勵),並詢問他怎麼想到這個想法(真實想得知):是哪位用戶說了什麼,或是上層想要增加什麼指標的數字? 往往問到這裡,我們就可以一起想出好幾個聽起來更可行的想法,或是他會發現他的想法可能不是大眾需求。

我沒有停在「聊天」階段。我還會追著該想法,從假設到計畫,到實行,到衡量成效。大家都忘記,放在一邊的事情,只要我記得,我就會跟進,並且召集不同專業的夥伴一起討論,補齊想像的不足。

經過一年多的磨合與相處後,我們團隊不止幫助業務部門賺了很多錢,也讓「產品負責」團隊,十分喜歡跟我們合作。那個原本「什麼都不懂的負責人」,變成給我們許多幫助的得力夥伴,給了我們很多開發團隊平常看不到的分析資料與另外的思考角度。而原本分崩離析的產品團隊,也因為大家共同解決重要課題,感情增進許多。

其中一位日本夥伴離職時,跟我們說這個團隊是他工作十年多來最棒的團隊。兩位工程師私下或公眾跟大家說,這是他待過最開心的團隊。幾年後,行銷團隊那位負責人跟我還是朋友,並且在我們都離開那裡三年後,回味道:「那個時候的團隊真的是最好的合作夥伴。」

說容易,做而難。有時人不好相處,有時環境難以改變。不過當PM露出真誠態度並且實際,有智慧的運用自己的位置,邀請別的團隊一起與開發部門探索產品可能性,雖然辛苦,總會有點成就。

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將會問心無愧。

剩下的推不動的大石,就交給上帝來推動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About Me

一位在東京合法滯留許久的黃女。有興趣和我一起開發產品或諮詢產品管理的你,歡迎聯絡我: joycehc.huang@gmail.com

Newsletter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