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sign

Designing my own life and helping others designer theirs.


Lean in – 勇往直前 讀後雜談-給上進的女孩

Facebook COO Sheryl Sandberg 所寫的Lean in ,中文似乎是翻譯成「勇往直前」。這是一本讓過去如此喜新厭舊的我,經歷了三、五年職場生活後,仍然想要再拾起細細閱讀的書。這是一本為著有夢想的女性寫的書。
作者雖然位高權重,卻赤裸坦承娓娓道來自己的軟弱,與我們其他人沒有差異。
她是位母親,主管,太太,女兒。也是一位從小到大跟我們一樣有許多不安全感的女性。
她想表達的,不是「男生有什麼了不起?」,而是「女孩,你可以!」

我會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抒發我的讀後感想,期待對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妳,對你身邊的女孩多說一些真誠的讚美,鼓勵他們勇往直前。

社會對男女的期待

作者提到:許多研究與調查都發現,女性與男性被評論的方式確確實實不同。女性被期待的是「合群」「關愛」,男人則因為他們的雄心壯志與自我肯定而受到身旁的人的讚揚。
舉例來說,當女人拒絕公司同事的一個小小要求帶來的代價,是被貼上「她很自私」的標籤;
面對男性同事的拒絕,對方則不會給予如此程度的批評,反而是一個中立的感受(「他有權力拒絕我」?)如果男人真的出手幫忙了什麼事,得到幫助的人所感受到的感謝,遠比對做同樣事情的女性來的要深,要久。
畢竟,女人關心別人「很正常」。

Sheryl 也提到,優秀的女性(包含她自己)從小就非常討厭被同學說是「班上最聰明的人」。因為那不會為她帶來什麼好的回報,甚至可能讓男生對你敬畏三分。她一直帶著這樣的「我聰明但別人不要發現我」的心態進到哈佛。

某次她成為七人中唯一拿到某獎學金的女性。除了她以外,其他男人都十分大方地說出他們就是拿到獎學金的人,也因此享盡了在求學中的好處。她也想要有那些好處,但是心裡害怕被做文章的恐懼,讓他本能般告訴他最好的朋友「我其實也有拿到獎學金,但請你為我保密。」社會對男女的期待

作者提到:女生在為自己站出來,讚揚自己的成就這件事所要付出的代價,就像是「穿著高跟鞋倒退穿越地雷區」。許多的社會觀感,在她畢業後了二十年,並沒有好轉。


這件事情反映在女性的許多行為表現上。

女生大部分缺乏根本的自性。常認為自己無法勝任,不會做好,可能搞砸。
(我聽過上台領獎會心跳加速到要昏倒的女孩的故事。也知道許多女孩總覺得自己「沒有專長」,卻是人人稱羨高材生,邏輯能力都十分出眾。)

當被讚揚自己的工作表現時,女生基本一定會都說「因為我很努力(就是我,每問必如此答覆。)「我運氣好罷了!」或是「感謝其他人的幫忙」。等不及對方進一步的反駁,她可能就已經焦慮或是害怕到心理上逃離到別人觸碰不到的另一個世界。

男人並不會這樣。
他們可以體認到自己的優點。並不會將自己的資質或是長處,百分之百地推給勤奮、幸運、恩師恩友等外在因素。男人也會感謝,但他們對自己相對有把握。

女人為自己站出來鮮少有好處

作者指出女性這樣反應其來有自。許多研究都發現,無論是在升遷或面試,社會評價男人的標準是他的未來潛力,對女人則是看她過去的事蹟;當男人在面試中提到自己的貢獻的時候,公司是抱持他「真有擔當」的態度回應。而當女人做出同一舉動時,必須要冒著會被認為「不合群」或「她應該難相處」等等的風險。

女性也基本不會為自己爭取薪水(我聽過的都是女:「就當在這裡訓練實力」),男人九成以上都會。當女人真的鼓起勇氣要求公平待遇時,常常會被主管扣分,或是乾脆在心裡將自己罵一頓-你真的很不知足!

面試時,作者給女人的建議是:「請用『我們』代替『我』。當你要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時候,可以引用他人的建議或是事實,如:『我的主管建議我跟你談一下薪水的部分,因為⋯⋯』或是『根據市場調查,這個職位的人的薪資平均約是⋯⋯』。以避免被認為是自私自利(男人倒是可以侃侃而談)。

也許我們可以說這是歧視,氣憤填膺。
但是談判的技巧,就是在於了解對方的立場,以他的立場來思考自己的策略。

請妳相信自己

Sheryl 幽默的提到一件事:
有人很久以前問過巴菲特:「為什麼你的投資可以如此出神入化?」
他說:「因為我只跟世界上一半的人(男性)競爭。」

這句話說的有趣,我認為很有可能是事實。最近Ark Investment 的CEO/CTO Catherine Wood 以這間自創的投資公司給股東驚人的ETF回報而聞名世界,被譽為「女股神巴菲特」。

在台灣波士頓顧問公司上班的優秀女大學同學曾經跟我提過,他們在面試的時候對男生的條件會放低,不然不會有一個人合格。但是到後來她的公司主管階級以上的人都是男性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女性提早離開職場,或是男性在職場中待的比較久。

我大學念的是工程,在兩百位同學裡,女孩僅有區區二十多位。而班上前十名,卻有三位是女生,其中一位一直都是第一名。而有一位不是第一名也是第二名的女生,是我看過數一數二聰穎、內斂的人。

一位遠赴日本讀書,做產品視覺設計的另一位女孩,以日本所為「職場新鮮人」的工資,做許多管理職工作,需要指導廠商與同事如何完成專案。而她私下傷心自己沒有被以同等待遇對待,卻也說不出口,離不開那裡。

女孩們!你(我也是)真的比想像中的還要珍貴,還要有能力,還要聰明。沒有妳,公司可能會過度情緒化地做決定(Guy Kawasaki 提過:有個賺錢的想法時,先去問你身邊的女人。她們(包含你媽媽)會客觀的給你意見。);沒有你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就沒有真正的和諧。

雖然我們只能做一點點,但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往前,這個世界可以再好一點。

放下別人對妳的批評

Lean in 這本書裡Sheryl 也提到當她從Google 轉到Facebook 的時候,矽谷當地的報紙形容這是Facebook CEO致命的錯誤,而Sheryl 肯定會踐踏這個年輕公司的未來。她難過的失眠了好幾夜。
腦科學學博士洪蘭提到女人對於言語的反義激烈程度之大,是臨床上眾所皆知的-女性的腦對與言語的反應比男性敏感許多。也許也因為如此,我們總是聽到一句批評,就忘了自己前一週做的十件好事,傷心難過「對方為什麼這樣說我?」我也如此。 Sheryl 那樣成熟的女人,也沒有比較堅強。

她說,他也許永遠無法像他弟弟一樣從裡到外散發著自信,但是卻可以持續放下那些批評她的言論,哭過,傷心過,祈禱過,就讓它慢慢過去。這讓我想起詩篇中詩人對上帝哭訴,呼喊「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我?」,但卻每每在痛苦以後卻說「你是應當稱頌的神!」

放手,是千年不變,重拾希望的關鍵。Sheryl 也,釋放情緒。但事後,請好好的鼓勵自己繼續往前邁進。

女孩,不要因為身旁人的眼光跟懷疑,就放棄了內心的夢想
女人,不要因為覺得自己不可以,就默默離開了一直想持續奔跑的未來。
男孩,你身邊的這位女孩,雖然比你敏感一點,卻直得愛護。
男人,幫助你的女人發光吧!因為她的那份閃耀,有一天會成為你一輩子的驕傲。

Joyce Huang

後記

這一篇文章,其實也是寫給我自己的感想。家人從小常常對天資聰穎的我說「聰明沒好處,對人真誠比較重要」。讓我誤以為我的聰明一點都不是優點。叔叔阿姨們在我們小時候,常不經意地提到其他堂哥們多麼的聰明。好像我就是哪裏少一塊,不對勁。即便後來我上了一流學府,工作相對順遂,有真心待我的朋友,我也沒有因此比較好受。

大學以後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對自己的苛責,想要去迎合人的性格,於是開始慢慢的學習「放手」。Sherly 的話縈繞我腦海許久,心裏是澎湃的。
好像有人在世界的另一端,說出了我心裡所有的感受。
我開始對自由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自由不是沒有了什麼,而是相信了真實的事情。

那就是妳是有價值,有能力,又善解人意的女孩!



「Lean in – 勇往直前 讀後雜談-給上進的女孩」 有 2 則迴響

  1. Joyce您好,看了您一系列的文章,覺得您的文筆風趣,場景描述也很生動,閱讀很愉快。自己也在日本工作,覺得性別之外,年齡的歧視比台灣嚴重,希望自己能夠在這裡撐下去。期待您的新文章~

  2. 謝謝您的反饋 我會陸續寫其他的文章的!是啊!年功序列這件事,還存在在日本企業裡。我們一起加油!!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About Me

一位在東京合法滯留許久的黃女。有興趣和我一起開發產品或諮詢產品管理的你,歡迎聯絡我: joycehc.huang@gmail.com

Newsletter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