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sign

Designing my own life and helping others designer theirs.


2019-2020 日本面試甘苦談系列: 攜程 產品管理經理面試 Ctrip.com PM Interview

自從2020年五月加入新公司以後,想寫在那之前的八個月轟轟烈烈的大小面試經過的動力就降低了許多。不過,這次我想遵守給自己的承諾,把所有的面試過程的心得與要點,跟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素未蒙面、卻想試試來日本的日商或外商科技公司工作的某個人。

但今天我寫的是在上海工作的面試機會!

這次跟Ctrip.com 的面試,是透過一位在「領英(中國人稱呼LinkedIn 的方式)」上面找到我的中國獵人頭聯繫上的。他們想要徵招一位在日本工作年數夠長,足夠了解日本市場狀況的華人,到他們上海總部工作。我稍微看了一下他們的公司大樓的樣子:

The headquarters of Ctrip

不出我所料的雄壯威武,氣派! 而從獵人頭的字裡行間聽得出來,Ctrip薪資雖不像阿里巴巴,但是我在日本的薪水,他們很輕易的可以給超過其兩三成。我默默地驚訝。

還記得幾年前上海世博的時候第一次造訪這座不夜城。某天早上,我跟朋友在民宿附近買了當地居民親手做的小包子,大小約是台灣的一半,非常好吃,竟然也才台幣六塊還是十二塊而已(我記得是前者)。

幾年後,跟好友再度造訪上海,去到前一次沒有去的法租界。要不是我在日本工作,我可能無法相信做一趟車一塊人民幣,買一杯現打果汁居然要三十人民幣,也就是一百五台幣左右。

日本比台灣貴,但是貴得合理,與物價相稱。上海的貴,對我而言真的沒有道理。那裡的東西的價值,貴在名聲,而不是品質。那些商品,當然是賣給拿得到這樣薪水的人。

至於面試,找上我的這位獵人頭是位說話有禮貌也十分溫暖女聲。他讓我感受到中國人的禮儀,負責細心。每一次跟我解釋這個機會,都是上至工作型態,下至生活,沒有時限的為我解釋每一個我提出的問題。我知道我就是搖錢樹,但我還是很感激。

第一次的面試,是要跟做他們最賺錢的酒店列表的平台的PM進行面試。獵人頭提醒我,他可能會問得很細,細到針對你的每一個論點都會提出問題,請我事先有心理準備。

果不其來,面試官非常仔細。而在反覆突然提問的過程中,我稍稍動了氣。不過我當下趕快提醒自己,這是英文面試,有可能對方是用了中文的質問方式,造成用英文接收訊息的我感到不耐。

約莫一個小時的面試就這樣結束。他也知道,也許我更適合前端的產品管理職位,畢竟我在樂天的經驗都是前端。而在LINE的顧問經驗,他似乎沒有非常在乎。

面試結束了以後,獵人頭十分迅速地與我聯繫,跟我說一旦有消息,他就會馬上跟我聯繫。一到兩天後,我接到了她的來電,說公司那裡幫我安排了下一次的面試機會,這次改為跟做產品前端的PM進行面試。

過了不到一週,我再次登入Ctrip自己的面試系統、跟該公司進行了第二次的交談。這次是一位邏輯、條理、語調都十分專業的女產品經理。她好像是管了兩百人左右的團隊的人,這也不難想像。首先她十分簡單的問了我過去的經歷,怎麼會想來上海工作,等等非常基本的面試問題(這件事情我事後回去問了獵人頭,他說因為我的工作履歷上面寫得很清楚,除非是跟他們的領域非常類似,他們才會詳細的問,若是領域有一些差別,除非他們有問題,不然不會對我的工作經歷提出什麼問題的。我把他簡化成:他們有眼睛看,看懂了就不會問。)

很快的面試官就問我有沒有什麼想要問的,我跟他說據說Ctrip.com 訂了一個非常積極的國際化的目標,說在幾年內國外收益要大於某個比例⋯⋯請問她怎麼看。 我也問了他公司的人口組成,還有對於我從日本到中國的這個經驗,他們的期待是什麼。 不出所料,Ctrip的營收最來的來源還是國內訂購,佔了九成有吧!而就算是海外的訂購,也基本是中國人下單的。這個不難理解,因為電子商務,旅遊都帶有文化特色,要做到像臉書一樣全世界通用,是不容易的。 而工程師清一色是當地人才,國際化的戰略制定以後,他們陸續開始招聘海外的華人來上海工作。 而我的角色,會是一個需要熟悉日本市場,用既有的服務,打造出屬於適合是本的服務與產品。

第二次面試結束前後大概是2020年2月新年前後,這期間獵人頭繼續幫我跟進Ctrip的後續消息,說因為到了新年,可能回覆會比較慢。同時,因新冠肺炎感染擴大,中國國內遠端工作的制度陸續展開,獵人頭告訴我這段時間請注意安全,並說應該是可以先在日本工作再調回本部上海的。過了沒有幾天,我有幸再次跟另外一位產品管理師線上面試。

他一樣問了簡單的「在上海生活,你會習慣嗎?」「怎麼想要來中國工作呢?」「你比較想哪方面的事?」等等的意願調查問題。

我以為我回答的完善,謙虛。

又過了幾天,我收到獵人頭的來信,說他們決定要暫緩跟我的面試計畫了——最主要是考量到我的適應問題。我認為,他們應該還是想找中國人,畢竟中國是他們的家,上海也可能離家鄉不遠,對一個公司來說是風險較低的。而我,還沒結婚,雖時可以說走就走,就像要從日本去中國,我想我大概三個月內幾即可啟程。

中國能給非中國人的薪資,是不可思議的高,應該是台灣能給的五倍,日本的兩倍吧! 而中國企業給中國本土的人才的薪資,我估計比台灣高一點而已。不知道這樣的差別待遇,對那些中國的工作者來說,是怎麼樣苦澀的感受呢?

也許我想太多了。但我總覺得,如果我是他們,我每天可能也只能力求晉升,被看見了。是不是我們常覺得中國人重門面,愛物質,也是因為這樣的不公而產生的呢?

台灣跟日本,在我一位中國同事的口中,是「安樂窩」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About Me

一位在東京合法滯留許久的黃女。有興趣和我一起開發產品或諮詢產品管理的你,歡迎聯絡我: joycehc.huang@gmail.com

Newsletter

%d 位部落客按了讚: